马銮湾地铁社区保障房
厦门市加大租赁住房供给力度,让“新厦门人”住得安心、舒心。图为地丰公寓生活节现场。(资料图片)
厦门市住房局工作人员检查中介门店。
开动“住房直通车”,驶向“民生幸福路”。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厦门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倾力打造党建品牌“住房直通车”,用心用情为民,解决住房领域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赓续红色基因,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成为百姓眼中“贴近群众、心系民生、服务发展”的暖心车。
从群众关切的烦心事出发,始终坚持为民谋福利、为民勇担责、为民解难题的初心和使命,筹集各类租赁房源6万套,其中1013套房源专项提供给一线公共服务人员租住;全力破解改建政策难题,梳理20个非住宅房屋改建项目,扩大供给新增租赁房源7900套;开展“学区房”炒作专项整治,二手房交易热度下降,房价指数涨幅收窄,环比涨幅、同比涨幅双双回落……
一份份数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情跃于上;一个个故事,始终坚持为民办实事温暖人心的昂扬力量内秀于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这个核心要义,情系人民、造福人民,厦门住房正奋力谱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亮丽答卷。
赓续血脉:保护好传承好红色基因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舍生忘死,用鲜血铸就壮美山河。在厦门,也留存了不少红色革命遗址。
回望峥嵘岁月,坚守如磐初心。为贯彻落实好“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市住房局注重挖掘公房红色资源,赓续红色基因,让这些红色资源成为新一代厦门特区人接受精神洗礼、激发爱国热情、凝聚奋进力量的重要场所。
思明区公园东路76~78号是住房局管理的直管公房,该房产在1947年10月至1948年10月间,是中共(闽中)厦门工委所在地,通过及时对该房屋产权和租赁使用情况的细致调查,多方筹集安置房源和补偿资金,用心用情做好群众工作,仅用不到一个月,就完成6户承租住户的安置和腾退,经过改造后将成为厦门又一处重要的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
市住房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蔡世泽说:“近期,我们还对厦门破狱斗争旧址和市总工会旧址的公房租户进行腾退和安置,继续交由所属地区政府进行保护恢复、改造提升,让红色革命遗址得以更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
据了解,市住房局结合开展近邻共建、精神文明创建、精准“双报到”和“爱心厦门”等活动,充分挖掘房屋资源,为社区提供党建活动用房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目前,共梳理筹集66套空置非住宅公房,总建筑面积超过1.1万平方米。
传承红色基因,激发治理活力。市住房局持续拓展“住房直通车”党建品牌,积极探索党建新模式,指导推动在房地产中介行业建立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对房地产中介行业引领带动作用,组建“爱心经纪人”队伍,树立行业的正面形象,促进房地产中介行业平稳健康发展。2020年以来,已有9家中介机构党支部成立挂牌。
此外,市住房局把党建“红色基因”融入保障性住房小区管理工作中,建立“党建引领,多方协同”管理机制,从住房保障中心、社区和物业单位抽调党员,组建工作组,共同商议和推进小区治理,达到“1+1+1>3”的治理成效;为结对共建的西郭社区提供12项服务清单,解决社区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实现精准对接。
学史力行:增进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学史力行,从党的历史荣光中吸收宝贵营养,从奋斗伟业中汲取蓬勃力量,真正拓实增进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对于住房领域而言,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各种住房问题,做老百姓的知心人、好朋友,广厦千万间,群众俱欢颜,正是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价值追求。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住房局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住房直通车”党建品牌为引领,立足主责主业,聚焦基层群众关心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着力点,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通过广泛深入企业、社区和居民群众家庭走访调研,察民情访民意,厦门分两批梳理形成16个“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清单,目前已完成或基本完成7个,完成率43.8%,其余11个项目均已取得重大进展,正全力组织推进。
市住房局在持续探索实践中,总结出一系列特色做法和厦门经验。
7月1日出台《厦门市存量非住宅类房屋临时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方案》,从政策上进行突破与创新,不需改变土地性质、不需补交土地差价,给予资金支持补助,大大提高了企业申请改建的积极性;税收上给予优惠,出租增值税由5%优惠为1.5%,用水用电按商业计费改为按居民用户计费,使租住成本大大降低,群众实实在在得到实惠。目前,已初步梳理20个非住宅房屋改建项目,可新增租赁房源7900套。
针对厦门市保障性租赁房申请家庭入住后,结婚、生小孩等人口发生变化,与申请时配租的房型不匹配,矛盾较为突出的问题,该局主动作为,启动保障房房型调整工作,首批共有85户家庭完成房型调整并签订租赁合同。
通过设置综合服务窗口的方式,为购买各类保障性住房的职工提供住房公积金“一条龙、一站式”服务,打通住房公积金业务全流程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最多跑一趟”“只进一扇门”。
除了加强窗口建设等外,厦门市住房局还围绕“数字”驱动改革创新,着力打造、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逐步推动审批制度改革,扩大全程网办、全城通办事项范围,扩大“互联网+政务服务”内容,进一步压缩登记环节和时限,45项业务实施“不见面审批”,住房公积金秒批服务居全国前列,高频业务网上秒批秒办率达90.62%。
践行使命:紧盯民生关切聚焦社会热点
在党史学习教育推进的当下,自觉主动地靠前践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领悟力和执行力,是取信于民、提升民生幸福之关键所在。
市住房局坚持“房住不炒”的总定位,围绕学区房炒作和新市民的住房需求等民生关切热点,综合施策、多方联动、细化措施,加大租赁住房供给,严厉打击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针对今年以来二手房市场出现的学区房炒作等现象,市住房局采取组合拳方式持续开展二手房市场整治专项行动,全力阻击“炒房客”投机行为,全面检查热点学区中介门店2631家,立案查处29起房地产经纪违法违规行为,立案查处41起房地产经纪违法违规行为,13家中介机构、26家中介机构门店被暂停网签,144家被取消网签;协调解决房产交易纠纷36起,涉及房产交易款共计1.47亿元,市场交易秩序进一步规范。
通过摸排交易数据,选取典型个案为切入口,对16宗违规套取银行资金炒房(涉金额1.03亿元)和21宗炒房买卖价差收入未纳税进行重点查办,以点带面,打击炒房行为。
在这样的精准打击下,4月以来,厦门二手房交易热度下降,成交量下降30%;房价指数涨幅收窄,“学区房”炒作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通过挖掘盘活存量房源、加快新建租赁住房项目建设等措施,全速扩大租赁房源供给,今年以来,共筹集安置房、公房、保障性住房等各类租赁住房6万套(间),年内可投向市场3万套(间),目前已投向市场1.9万套(间)。
全面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的意见》,出台《厦门市加大新就业大学生等青年群体租赁住房保障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措施,通过实物配租和租金补贴相结合的保障方式,解决新就业大学生、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等人群的过渡性居住需求,实现来厦新就业大学生“5年内5折租房”。如,思明、湖里区以每人每年8000元,集美、海沧区每人每年6000元,同安、翔安区每人每年5000元的标准,发放租金补贴。符合条件的一线环卫、养路工人可享280元/月的租房补贴,企业员工、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人员,以市场租金7折优惠享受租赁房源。
全力抓好住房市场整治,开展租赁住房专项整治,规范市场,整治行动覆盖962家中介机构、租赁企业和“一房东”“二房东”,重点打击恶意炒房、恶意推高租金、驱赶租客等行为,引导合理定价。
一切成就的获得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市住房局“力行”实现党史学习教育内容,更好地保障民生需求,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民生幸福住房故事
公交车夫妻司机住上暖心租赁房
来自江西的公交驾驶员梁贵道两口子都开公交车,还是同一条线路。
6月8日,是夫妻二人搬到专门给公交车司机提供的租赁房的第一天,看着窗明几净、宽敞、全明的两居室房子,夫妻俩还有点不敢相信。“租金低、地段好、房子大,实实在在地解决了我们的住房问题,生活今后更有盼头了。”梁贵道说。
解决了夫妻俩“急难愁盼”问题的,是源自厦门“持续扩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新就业大学生、青年人、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人群等新市民的住房困难问题”的“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
在已为3000多名基本公共服务人员解决住房的基础上,厦门多渠道挖掘、盘活闲置安置房、直管公房、单位自管房、岛内已收储土地上可用住房等存量房源5600套,近期还可提供给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群和部分产业人员使用。其中,首批1013套房源已定向配租给公交驾驶员、环卫工人等五类人群,租金参照公租房优惠标准,按市场租金的70%计收。
“忧居”变“优居”提升百姓幸福感
“过去我们是忧居,现在住上了优居,一字之差,生活天翻地覆。”湖边花园A区保障房小区的业主叶女士感慨地说。
叶女士家是二孩家庭,原来一家四口居住在一房型的保障性租赁房内,狭窄逼仄的生活空间让她烦恼不已。随着保障户数不断增加,以及二孩政策的放开,租住在一房型保障性租赁房的多人口家庭对房型调整的需求日益凸显。
民生无小事,小事贴民心。市住房局问需于民、主动作为,以问题为导向,聚焦二孩家庭的痛点,修订《厦门市社会保障性住房管理条例实施办法》,明确保障性租赁房房型调整相关工作,并结合实际房源情况,采用批次轮候方式开展,实现了群众“忧居”变“优居”的梦想。目前,首个房型调整(试点)批次工作已启动,领取交房通知并签订过渡协议达85户。
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聚焦民生难题,做好供需对接,通过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实效,厦门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动真章、见实效。
为民解忧整治二手房市场
“为民排忧情深似海,为民办事关怀备至。”日前,翔安区徐女士给厦门市住房局送来了这样一面锦旗。
急于为两个儿子买房的徐女士,不久前被中介忽悠,以为自己买到便宜的房子,签订两份房屋买卖协议后才发现,该房屋的性质是商办类,于是要求解约。
在徐女士上门寻求帮助后,工作人员查看相关材料发现,该中介机构的居间行为十分不规范,立即联系该机构法定代表人,指出其存在的相关问题,要求其端正态度,坚守职业操守,积极协调买卖双方解决纠纷。
第二天,徐女士就拿到《解除合同协议书》,细心的工作人员仔细核对后,发现此两笔房产交易的产权人从未出现,均由中介机构代理,于是再次联系中介机构,要求其提供产权人的书面委托书,经过再次核对,从而使徐女士安心解约,无后顾之忧。
责任编辑: 廖文焱,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