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住有所居”幸福密码
2021-07-23 17:18 来源:厦门日报

厦门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市场更加规范、保障更加到位。图为翔安区新店保障房地铁社区。

  本版文/厦门日报记者 袁舒琪

  本版图/厦门日报记者 黄嵘

  从“你一间,我一间,筒子楼里冒黑烟”,到“小高层,电梯房,城乡广厦千万间”。随着厦门市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市场更加规范、保障更加到位,城镇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人均住房面积由1980年的6.95平方米提高到2019年的30.32平方米,“住有所居”不再是虚无缥缈的美好愿望,而已成为更多市民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如今在厦门,如何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让他们不仅“有得住”,更“住得好”?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住房需求,如何一一实现精准保障?带着这些问题,6月7日,学党史办实事“急难愁盼”率先行——厦门“我为群众办实事”大型蹲点式集中采访活动启动,第一站走进我市的老旧小区、保障房小区,聚焦“住”的主题,深入挖掘“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创新举措和进展成效。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宣传部组织此次采访活动。

  跟随记者的步伐,今天,本报带您了解住有所居的厦门故事。

  30岁老旧小区“逆生长”居民家园更宜居

槟榔社区小区改造后,居民通过人脸识别进出楼道。

  走进槟榔社区安平里小区,昔日破旧不堪的狭窄通道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重新铺设、拓宽的路面,还增设无障碍通道、石板凳和鹅卵石过道。在这里,有居民休闲娱乐的小公园,有孩子们阅读交流的共享书屋,连垃圾分类投放点也华丽变身。

  老居民们还迎来我市第一个与部门联网的老旧小区人脸识别系统。70多岁的独居老人沈先生三天没出门,识别系统就将此作为异常信息推送至辖区派出所,社区工作人员和民警第一时间上门查看。了解到沈先生是因为痛风发作才不方便出门,身体无其他大碍时,大家这才放下心来。这场虚惊,让居民切身感受到生活在这里的安全感。

  “感谢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才让这个已经30多年的老小区焕发新风采。”安平里小区居民蔡文文告诉记者,以前这里道路窄、停车难,小区没有封闭管理,不安全;遇到连续下雨,化粪池就堵塞、臭气熏天。改造后,小区一改以往杂乱无章的旧貌,还腾挪出供老人小孩活动的公共空间。

  在离安平里小区几百米距离的槟榔东里,热火朝天的改造工作正在进行中。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对小区道路、楼房外立面等进行改造施工。由于建成年代久远,小区的地下管网大部分老化、淤堵,电网裸露在空中形成隐患不小的“蜘蛛网”。不过,本月底前,这些市政配套设施就将全部改造,得到全面提升。

  “老旧小区改造,首先要以为民惠民为出发点,重在补齐民生‘短板’,小区缺什么就补什么、群众需要什么就完善什么、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以人为本,精准适用,根据社区实际,侧重解决群众特别关注的问题。”市建设局副局长叶文语介绍,自2017年住建部将厦门列为首批15个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之一,厦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逐渐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项目组织、群众参与、资金筹集、长效管理”四大创新机制,并多次被作为典型经验向全国其他城市推广。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506个老旧小区改造,1989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进入收尾阶段。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建设局坚持学史力行,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走访、集体座谈、民意调查等方式,找准查实基层和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将老旧小区改造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项目之一。据悉,我市今年计划完成2.5万户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计划完成投资3.1亿元,截至5月底,已完成投资额2.4亿元,改造工作按照序时进度顺利推进。

  1922栋

  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完成506个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居民6.34万户,房屋1922栋,建筑面积约475.97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4.58亿元。作为市建设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任务之一,今年我市计划完成2.5万户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计划完成投资3.1亿元,截至5月底,已完成投资额2.4亿元,超序时完成投资额。

  不再为房租发愁不同群体都能找到适合的房子

围里公寓健身中心。

  上周,河南人李学记、湖南人王锦标成为室友,他们搬进了位于金榜南三里的租赁房内,这是市住房局向公交车驾驶员配租的。之前,他们一般选择租住在城中村的民房,不仅很不稳定,搬了好几次家,居住条件也不好,房租较为高昂。但现在,他们合租85平方米的两房两厅,租金按照市场评估租金的70%计收,每人每月仅需要付600元。说起新房,李学记连连竖起大拇指:“房子很温馨,还在岛内核心地段火车站附近,上下班特别方便。”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护理科的护士肖胜兰刚刚结束在上海的培训,正式来到厦门工作。本来很担心住房问题的她,惊喜地发现厦门居然面向无住房职工配租公共租赁房,由企业统一申请。于是,她通过程序申请住进了公共租赁房围里公寓,与同事合租了一间格局像学生寝室的三人间。平均下来,每人每月仅需要付300元左右的房租,对于像肖胜兰这样的新厦门人来说,减轻了许多经济负担。

  让李学记、王锦标、肖胜兰受益的,正是我市多层次立体式的住房保障体系,多样的住房保障产品,让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能一一实现精准保障——如果您是厦门本地低收入或是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可以申请保障性租赁房,实现“保基本”;如果您是大学刚毕业来厦的新市民,可以申请公共租赁房,确保能在厦门落脚扎根“有得住”;如果您是在“三高”企业工作满一年的骨干员工,可以4.5折优惠购买保障性商品房,确保“买得起”;如果您被认定为高层次人才,可申购人才住房或申领住房补贴,确保“住得好”。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分配各类保障性住房、人才住房约9.53万套(间),其中保障性租赁房配租约3.74万套,保障性商品房等销售型房源配售约2.14万套,市区两级公共租赁住房等配租约3.65万套(间),保障人数超过21万人。

  市住房局副局长陈江生介绍,近段时间,市住房局还将“持续扩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新就业大学生、青年人、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人群等新市民的住房困难问题”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全面构建“稳租期、稳租金”的住房租赁市场,目前已筹集各类租赁住房3万多套,年底前可建成投用,预计可满足8万人租住需求。李学记、王锦标所租住的,就是首批定向配租给公交驾驶员、环卫工人等五类人群的房源,共计1013套,预计将于7月底全面完成配租入住。

  8万人

  市住房局将“持续扩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新就业大学生、青年人、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人群等新市民的住房困难问题”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目前已筹集各类租赁住房3万多套,年底前可建成投用,预计可满足8万人租住需求。

  住进地铁社区生活教育设施一应俱全

新店保障房地铁社区一期郭志金的家。

  上个月,郭志金一家五口住进了翔安区新店保障房地铁社区一期的保障性商品房,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他的两个孩子正好可以到社区周边的幼儿园、小学上学。他的妻子在岛内上班,社区门口就有公交可以进岛,待未来地铁开通,通勤就将更方便了。

  来自湖北黄冈的郑泽源,在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工作满三年,拿到属于自己的2020年骨干人才批次保障性商品房,房子也在翔安区新店保障房地铁社区一期。“环境好,离我公司坐车也就十几分钟,我的小孩今年就要上学了,社区周边的幼儿园、小学都是步行5分钟就可到达。”郑泽源激动地说,“厦门的人才住房政策对‘新厦门人’特别眷顾,让我们更安心留下来。”

  厦门寸土寸金,但为了让老百姓住在交通便利的区域,却舍得拿出好地块来建保障房。2017年,我市推出“地铁站点+保障性住房”,在岛外翔安、同安、海沧三区各选址一处建地铁社区。虽然均规划在岛外,但它们的最大优点就是交通便利:全都毗邻地铁站点。为了让地铁社区能够配套齐全、惠及更多老百姓,在项目策划前期,教育、医疗、餐饮、购物、娱乐等方便市民生活的配套就与住宅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分期分步实施。

  创新推出保障房地铁社区、高标准建设保障房。目前,三个保障房地铁社区一期工程均已投用,二期、三期正逐步推进中。此外,除了地铁社区外,我市还有十多个在建的保障房项目,将陆续在两到三年建成。待这些项目建成后,将源源不断为市民群众提供保障房,解决住房问题。

  “去年,我市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提出的‘2017年至2020年全市计划开工建设10万套保障性住房’目标。”叶文语说,未来保障房建设还将快马加鞭,并纳入市建设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任务清单中。今年,我市计划推进各类保障性住房竣工1万套,截至5月底,已完成建设保障性住房3103套。

  3103套

  今年我市计划推进各类保障性住房竣工1万套,截至5月底,已完成建设保障性住房3103套。

  【点击】

  居民担当施工参谋

  老旧小区换新颜

  在厦门筼筜湖畔的安平路附近,有一个30多年的老旧小区,虽然饱经岁月风霜,但乘着老旧小区改造的东风,经过近一年的改造,如今的筼筜街道槟榔西里二期已焕然一新,而且在居民的票选中还换了一个新名字——安平里。

  “脏、乱、破、旧”,这些小区运行30多年后留下的“历史问题”,如何在一年之内就被逐个击破,让整体环境得以显著变化提升?党群共治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自改造启动以来,小区党支部率先垂范,将小区居民的需求、诉求放在首位,引入居民自治共管理念,成立邻里议事团,邀请居民代表担当“施工参谋”,召开座谈会收集居民对施工方案、现场管理、施工质量及安全措施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无缝对接施工现场,让小区改造工程如期顺利开展。

  “如果说邻里议事团是连结居民与政府的桥梁,那么,楼道党小组议事厅则是细化推行小区党建的‘最后一米’。”槟榔社区党委书记林素萍向记者介绍,在“硬件”提升的基础上,为了破解老旧无物业小区管理难题,街道党工委首创“楼道党建”新模式,推动党的工作覆盖到户到人。在“楼道党小组议事厅”内,物业、网格员和自治小组能够畅通对接,引导楼道居民参与楼道共建共治,引领“不止楼对楼,更要门对门”的近邻互助新时尚。居民重拾对小区的认同感、归属感,社区精神正逐渐凝聚、丰富。

  【声音】

  ●公交驾驶员梁贵道:

  租赁房雪中送炭

  解了燃眉之急

  我们是一对外地来厦务工的“夫妻档”公交驾驶员,有稳定住处是我们最大的愿望。之前我们租住在城中村民房内,房子很小,一家四口挤在两间小房间。最近,租住的民房又面临拆迁,我正发愁找房子。此次分配给我们的租赁房如“雪中送炭”,租金低、地段好,切实解了燃眉之急。感谢的心情不能只停留在口头,未来我们将在平凡的岗位上继续做好分内工作,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交出行服务。

  ●围里公寓租户肖胜兰:

  住上公共租赁房

  生活非常方便

  我不久前才从上海来到厦门工作,一来就住上了政府分配的公共租赁房。在这里,和同事住在一起、分摊房租,既热闹又降低了租房成本。房源离工作地点很近,出了小区就能坐上BRT,周边设施一应俱全,生活非常方便,真正解决了我们这些“新厦门人”的住房问题。

  【记者手记】

  聚焦“急难愁盼”

  民有所需我有所为

  躬行不辍问需于民,民有所需我有所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关键是落到“实”处,就是不仅要学得扎实,还要干得扎实。不仅要做好老百姓反映的“急难愁盼”这些大事小情,更要想在群众前面、走在群众先头,主动发现问题、找到差距、切实改进,多办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实事,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唯此,才能避免学习教育和实际工作“两张皮”,才能凝聚起广大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力量,才能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真正起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实效。

  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可喜的是,我们在围绕“住”的主题蹲点式采访,听取群众对居住条件改善的感触时,听到最多的词就是“感谢”。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市住房局、市建设局等相关单位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不同人群住房困难方面,切实从群众的呼声中聚焦方向、找到着力点,把人民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一把标尺,真正把好事办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从“想有个家”到“住有所居”,如今多样的住房保障产品构筑起多层次立体式的住房“保障网”,让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能一一实现精准保障,这些立足民生的“厦门实践”绘就出一幅幅幸福画卷,让老厦门人安居、新厦门人“留厦”,共同凝聚起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大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责任编辑: 廖文焱,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