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从欧厝海域吹来的海风给人们带来丝丝寒意,但明媚的春光洒在脸上,让人倍感温暖。厦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的海洋创新产业园(一期)工地,从蛇年伊始便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场景,为了确保工期不延误,力求实现“开门红”,这里的施工人员放弃春节休假,以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强力推进新一年海洋产业的重点项目建设。
2024年11月22日开工的海洋创新产业园(一期)项目总用地面积81906平方米,建筑面积212178平方米,包括15栋通用厂房及配套设施,该项目及配套设施总投资约10亿元,预计在未来2年内完工并正式投入使用。
从海洋创新产业园(一期)项目这个热气腾腾的点位向四周环视,省政府于2023年1月批复同意厦门建设的省级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呼之欲出。园区核定规划面积10.27平方公里,在今年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加速推进海洋科创载体建设的路线图中分外醒目。
在这里,厦门将紧紧围绕打造“创新、人才、产业”高地的目标,发展以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等为主导,海洋研发创新载体、海洋总部经济为支撑的海洋高新产业体系;在这里,鹭江创新实验室、海洋三所国家海洋生物医药与生物制品研究发展中心、集美大学海工装备检测与再制造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基地等科研创新载体拟相继落户……此外,总规模约20亿元的厦门海洋高新产业基金将助力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向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产业项目;“一中心两基地”(厦门海洋经济公共服务中心、厦门南方海洋创业创新基地的火炬基地及欧厝基地)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将为中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提供“拎包入住”式服务,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海洋既是自然资源的宝库,更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深谙这一点的厦门海洋人,立足厦门实际,聚焦重点,打造特色,做好海的文章,快马加鞭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做大做强海洋经济。
事实上,今年刚刚开春,厦门市海洋发展局明确的2025年总体工作思路已引发诸多关注。多层面推动政策保障落实、多渠道拓展海洋经济增长、多策略推动渔业转型升级、多途径保护改善海洋生态、多方位筑牢海上平安防线、多举措拓宽国际“蓝色”朋友圈等重点工作如同一支支大笔,将奋力勾画厦门深耕“蔚蓝”,挺进“深蓝”,向海洋要发展、要增长、要开放的“蓝色梦想”。
“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最近,不少海洋人这句口头禅的背后,是他们落实市委“奋力拼搏、奋勇争先”专项行动要求,以时不我待的奋进姿态在各自岗位上合力推动厦门培育壮大海洋新质生产力的效率意识。
今年力争实现海洋生产总值达到2745亿元,建成海洋强市!鹭岛内外春潮涌动,启动蓝色引擎的厦门,正迸发出澎湃活力和无限潜力,铺展海洋经济五彩斑斓的春天画卷。
文/本报记者 王元晖
图/厦门市海洋发展局提供(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