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神话放光芒,文化魅力韵悠长
2025-04-22 12:50 来源:海西晨报

  过完冬至,也不影响也不影响厦门天色日日的蓝,这时北风能柔滑似水,与暖阳相称,正是适宜出游的好日子!于是举起班牌、跟随队伍、登上客车,整个年段的学生欢欢喜喜研学,一溜烟窜进方特游乐园大门。

  研学所在的“东方神画”园区场地广阔,东方韵味浓重。毕竟是东方主题,那么关于华夏神话的项目我决不能放过。准备就绪后我和同伴直奔“哪吒闹海”沉浸观影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入口建筑风格特色强烈,外形奇趣也有中式的恢宏大气。且各具特色。犹记得“哪咤闹海”剧场外张牙舞爪的巨龙浮雕“女娲补天”项目巨型的女娲塑像,正高举双臂,昂首视天呈“补天”样,不只是明示项目中华文化的魅力也可以更形象的体现。我欣赏,当然是有所感受。

  一边惊心动魄是的剧情,一边是声嘶力竭的呐喊,师生们回顾曾经阅读无数次的神话,它是中华儿女的神话故事,也是陪伴中华儿女长大成人的童话故事,更是精神故事。“哪咤闹海”耳熟能详,当昔日的故事被掏出来再次阅读,含在口中细细品味,可能就联系起来一些往事,觉出点哲理。

  而今不乏有制作人翻新剧情,而他的核心没有改变,这是一种反抗精神。中西神话的差异,无需我多做赘述:西方遭难神救人,中方遭难人反神。中华是独立的民族,是相信自己的民族。质疑与反抗是创新与开辟的苗头,还是对美好幸福的积极追求。“一个有理智有毅力的人,就有力量起来反对不合理的客观现实进行不妥协的斗争。—易卜生”

  时隔多年,我从“哪咤闹海”一神话故事收获了新的领会,应勇于追求美好,反抗不公,这是推动进步的基础。神话是人编写的,所以他同样涌动着创作者的血液及体温,而中华民族从不随风雨破落尽去,炽并热的灵魂永远沸腾。

  厦门外国语学校湖里分校初三五班 刘语欣

  审核:谭雅环、许蔚菡

责任编辑: 廖文焱,赖旭华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