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环境报记者 陈妍凌
(刊发于中国环境报3月1日第1版)
获评国际花园城市、副省级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坐拥全国美丽海湾、美丽河湖……福建省厦门市手握生态“金”招牌。
2012年—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2023年,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商贸物流、金融服务四大支柱产业集群总规模超两万亿元……厦门经济发展成就亮眼。
厦门市政协原副主席潘世建说:“生态环境优势,是厦门吸引人才和企业落户的加分项。”
多年来,厦门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遵循依法治理、科学治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协同治理的理念,开展突出环境问题整治、海洋生态保护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生态文明实践,实现治湖、治海、治河、治岛、治山、治城一体化推进,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了美丽中国建设的“厦门样板”。
思想引领——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整治好环境,引来金凤凰
拥山瞰海、城景相依,站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厦门,把建设经济繁荣、社会文明、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国际性花园城市作为奋斗目标,而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厦门市就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顶层设计中,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期间,牵头编制《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这是我国地方政府最早编制的一个纵跨1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它首次将“生态环境问题”作为专章列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全国开创先河。“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优美、清洁、文明的海港风景城市”,成为彼时厦门经济社会发展六大战略目标之一。
厦门岛西部,有一处风景优美的“城市会客厅”——筼筜湖。但在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过度围垦、纳污,筼筜湖一度“臭”名昭著,污水横流、蚊蝇滋生、垃圾遍地,湖边居民常常不敢开窗。
1988年,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习近平同志牵头,打响厦门治污的第一场硬仗——筼筜湖综合治理,明确提出了“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20字方针。当时厦门市明确,“市财政今明两年每年拨1000万元”,相当于当时全市基本建设支出的1/10。力度之大、决心之坚定,足见一斑。
历经多年不懈治理,曾经的“臭水湖”蝶变为“城市绿肺”。 以筼筜湖综合治理为起点,厦门创造性地解决了改革开放初期,滨海城市在城市化、工业化初期面临的水环境治理难题,开启了生态环境治理新篇章。厦门也由此逐步走上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之路,城市生态环境越来越美,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今年初,厦门市同安湾湖里段(五缘湾)入选福建省首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消息传来,潘世建感慨万千。作为五缘湾片区开发建设总指挥部原总指挥,他清楚地记得,本世纪初,这里仍是一片发黑发臭的“烂潮滩”。由于筑堤围垦、晒盐养殖、垃圾遍地,五缘湾内水污染严重,外湾海岸线长期被侵蚀,曾被称为“不适合居住的地方”。2003年,这里的人均GDP只有厦门全市平均水平的39.4%。
当时,针对五缘湾整治,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加宽海堤、填平滩涂、造地出让。另一种则是拆除海堤,还原海湾旧貌。
“当年,很多城市都在围海造地,这种做法很常见。而且拆堤清淤花费很大,所以不少人建议填掉它。”潘世建说,但厦门牢记“成为‘生态省’建设排头兵”的嘱托,广泛听取专家和公众意见,毅然选择了第二种方案,加快推动片区生态修复和综合开发。
科学理念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如今,五缘湾片区生态系统稳定,环境质量良好,近岸海域空气质量始终保持在优良水平,近岸海域水质维持在二类以上。
生态优势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动能。五缘湾成为当前国内最为活跃的帆船、游艇产业集聚区之一,并发展出以海洋文旅、生态康养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聚集了300多家企业总部,生态优势变成了发展优势。
回望过去,厦门市湖里区委常委、副区长王达说,如果当年将“烂潮滩”填平卖地,获得的发展效益和发展质量定然远低于当下所获,“我们正在从当年的决策中持续获益。”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也让高山村落军营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从山脚出发,拐过211道弯后,坐落于千米海拔以上的军营村呈现在人们眼前。早年,村里没有通电,制茶只能靠烧木柴,山上的树木被大量砍伐,人们守着荒山过苦日子。
“山上戴帽,山下开发”的发展理念和“多种茶、种果,也别忘了森林绿化”的叮嘱,让这里走上了生态发展之路。电通了、山绿了,旅游业发展起来了,同样是“靠山吃山”,却有了别样的发展内涵。
返乡创业青年苏银坂说:“以前以为,只有走出深山才能致富。现在,高山成为我们致富的靠山。”
从筼筜湖到马銮湾、杏林湾、同安湾,从城市到农村,从山顶到海洋,厦门通过生态修复和综合整治,让旧貌换新颜,打造出一张张城市“金名片”,极大地改善了周边群众的生活环境,显著带动了经济发展。厦门利用环境优势,逐步做大总部经济,打造出“芯—屏—端—软—智—网”聚集的信息技术产业体系,生动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曾有人质疑,厦门的实践经验虽好,却难以复制,因为厦门的经济基础雄厚,非一般城市可比。
对此,潘世建直言:“这是个误解。早年,许多保护工作是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开展的。财力不足,可以分步推进,但不能因此搁置。在短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我们以保护为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俞海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厦门经济社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并非财力雄厚。“但正是厦门市认识到了‘只有把环境整治好了,才能引来金凤凰’,才为现在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综合收益。”
治理有方——
高颜值源于天然造化、成于持续攻坚、精于“绣花”功夫
一城春色半城花,万顷波涛拥海来。怀抱碧海银滩,厦门之美,美在天生丽质,更美在后天善治。多年来,厦门咬定青山不放松,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攻坚克难,书写了一份独具特色的绿色答卷。
这是一份科学治理的答卷。
厦门的海湾经历了从开发无度无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到如今碧波万顷的美丽蝶变。厦门大学教授、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洪华生说:“我是见证者、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科技支撑决策。1996年,厦门市在全国率先成立市海洋专家组。此后28年间,专家组为厦门优化海洋管理、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等决策提供智力支撑。洪华生正是专家组牵头人。
至今令洪华生记忆犹新的是高集海堤拆堤建桥工程,它被称为“厦门海洋生态功能修复工程”的重中之重。当时,项目需要明确海堤开口多大,才能既增强海湾水体交换能力,改善水动力条件,又控制投资成本。专家们经过反复演算和物理模型试验,将海堤开口长度确定为800米。这项工程不仅加快了厦门“跨岛发展”战略的实施,而且被保留下的一部分海堤,让后人得以缅怀和弘扬六七十年前厦门人民移山填海、建设国内首条跨海通道的“海堤精神”。
科技赋能提效。厦门市借力高校院所,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和方法研究,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不断提升环境治理的系统性、科学性、精准性。例如,厦门大学依托科考船、海洋环境监测站以及近年来发射的“厦门科技壹号”卫星等,构建了“海陆空一体化”海洋生态立体观测体系,可对区域海洋关键生态环境要素实时精细化观测。厦门市还建设了智慧环保平台、智慧海上环卫平台和海漂垃圾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实现每日对海漂垃圾漂移轨迹及分布区域的预测预报,为打捞清理提供智慧信息。
这是一份源头治理的答卷。
海洋生态环境问题体现在海里,根子在陆上。治理海洋,离不开陆源污染的源头控制。以筼筜湖水质改善为例,厦门先后关停、搬迁125家污染企业,建设16座污水提升泵站、1座海水泵站,分期完成对湖区周边36条排洪沟、27个大型排洪沟口、数十个雨水口的全面截污。
同时,厦门持续推动“截污处理”向前端化、精细化方向转变,全方位推进流域治理、城市和农村污水治理、入海排放口整治。2022年,全市污水收集率提升到87.6%,超出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实现雨洪排口“晴天不排水、雨天不排污”。
源净带来水清。2023年,厦门主要流域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近岸海域国控点位优良水质面积比达到86.2%,比2020年上升6.95个百分点。
这是一份系统治理的答卷。
陆海统筹,山海互济。以军营村、东西溪、同安湾为试点,厦门协同推进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建设,以水为轴、连点成线、画线成片,确保一泓清水汇入同安湾,初步构建起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从治湖、治海、治河,到治岛、治山、治城,厦门一体化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全市近六成陆域面积被划入生态控制线,空气质量稳居全国前列,建成全国首个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全国首个实现零碳排放的综合保税区……厦门成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范例。
抬头仰望是清新的蓝,环顾四周是怡人的绿。厦门将城市建设完美融入自然山水格局,实现“山、海、产、城、人”相融共生。
这是一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答卷。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厦门岛内,寸土寸金。但在中心城区,却有一片闹中取静的“留白”——高楼林立间,楔入了约3公顷的自然空间。这里草木丛生,一切保留了自然状态,一处十几米高的岩壁上,布满鸡蛋大小的洞穴。
“这些洞穴就是候鸟栗喉蜂虎的家。”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保护区事务中心主任蔡立波说。
多年前,一群挑剔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栗喉蜂虎“相中”了这里,在此筑巢繁殖。厦门市观鸟协会发现后,立即向厦门市政府报告。经过专家论证等环节,厦门五缘湾栗喉蜂虎市级自然保护区正式设立,封闭式管理的黄金地块,成为栗喉蜂虎“包吃包住”的下榻地。
城市的主人,不仅有人类,还有动植物。
1997年,厦门建立全国首个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在厦门海域,中华白海豚种群数量已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60头,增加到如今的80多头。厦门成为全国唯一在城区就能看见中华白海豚的城市。
上世纪80年代末,厦门市大力支持红树林造林技术研究。在几乎消失了20多年后,近85公顷红树林“重现”厦门下潭尾海域。
从飞鸟到海豚,从动物到植物,一个个生灵为厦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写下生动注脚。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那么,厦门的答卷得分几何?
2023年度,厦门市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达91.3%,位居全省第一名。
制度创新——
推进依法治理、协同治理,以建章立制凝聚合力,做到久久为功
今年春节前夕,厦门又获殊荣。在福建省2023年度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考评中,厦门排名全省第一,连续4年拔得头筹。
生态文明建设是系统工程,需要持续发力,方能见效。如何保持战略定力,做到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
厦门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同时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
每年年初,厦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都会与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签订生态文明建设责任状,实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推动责任和压力传导,确保年度目标完成。
“厦门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胡军说。一是考核内容全覆盖。厦门自2014年起,开始探索生态环保工作考核,并率先在全国实行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和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三合一”考核,实现重点目标任务考核全覆盖。二是考核对象全覆盖。考核对象覆盖生态文明建设全行业全领域,涉及6个行政区、两个管委会、31个市直单位、11个省部属驻厦单位、9个市属指挥部和13个市属国有企业,坚持一根“指挥棒”指挥到底。三是考核周期全覆盖,即实行年度评价考核和五年综合考核,突出群众获得感。
“考核是鞭策,也是激励。”王达说,一方面,考核激励各方主动争先进位,如果考核排名靠后,“脸上肯定挂不住”;另一方面,考核也是对本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全面体检,帮助查缺补漏。
曾作为评审专家参与评分的原厦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孙飒梅回忆,各区分管副区长有人事调整是常事,“但有的副区长刚上任不久,就能在年底考评答辩中对本区生态环境工作如数家珍,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区里的重视程度。”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长期以来,厦门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在依法治理的实践中,厦门创下了多个“第一”。
1994年,厦门获得经济特区立法权后,制定的首部实体性地方法规就是《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
2003年,厦门组建全国首支行政编制的海洋综合执法队伍,组织各涉海部门开展海上联合执法。
2018年,同安法院生态环境审判庭正式挂牌成立,成为福建省首家跨区域集中管辖的基层法院生态环境审判庭。此后,依托厦门农业和海洋碳汇交易平台,设立全国首个生态司法公益碳账户。
从立法到执法、司法,从环境治理到低碳建设,厦门不断筑牢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体系。
“厦门实践为完善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俞海说,“坚持依法治污,依靠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厦门实践成功的重要经验。这一点,对于新时代新征程上其他地区深化生态文明建设、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的地方篇章,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各部门共同履职,全社会共同参与。厦门不断创新协同治理机制,握指成拳,破解“九龙治水”难题。
部门协同机制让各部门同心合力。厦门发挥“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的作用,建立海洋综合协调机制,全面协调渔业、航运、环境、港口等相关部门用海冲突,构建预防、治理、惩处“三位一体”生态环境执法与司法协作体系。
区域联动机制让多地域携手共进。厦门市牵头建立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联治机制,实施九龙江—厦门湾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和九龙江流域上游综合治理工程。
精心运笔成就大美,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厦门市的一代代建设者坚定“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啃下一块块“硬骨头”,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丰硕,一座“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从理想走进现实。
风从大海来,潮涌白鹭飞。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新征程上,厦门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朝着打造“高素质标杆、高颜值典范、现代化前沿、国际化枢纽”的目标奋勇前进。
责任编辑: 卢心茹,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