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毅小记者走进乐安小学,宣讲嘉庚先生的故事。
■厦门晚报记者陈满意讲述嘉庚先生的故事。
讲好嘉庚故事,弘扬嘉庚精神。10月18日,“大记者带小记者宣讲嘉庚精神”第二场活动走进乐安小学,本报记者陈满意带着诚毅小记者讲述参与“诚毅小记者,重走嘉庚路”的所思、所感、所悟。本次活动由集美区教育局联合厦门晚报社共同举办。
文/记者 朱惠嫣 图/王晓蓉
走进嘉庚先生为母亲家乡筹办的学校
陈嘉庚先生的母亲孙秀妹是孙厝二房角人。1920年,考虑到孙厝学生走读到集美小学路途遥远,很不方便,陈嘉庚先生出资在母亲的家乡孙厝筹办“乐安学校”,亲题“诚毅”校训。乐安小学教导处副主任林玲说,校主嘉庚先生是每一位乐娃的榜样,能够作为“行走的课堂”讲述嘉庚故事的第二站是非常荣幸的,这样的宣讲活动生动且有意义,潜移默化中在孩子们的心间种下“嘉庚精神”的种子。
在宣讲中,陈满意讲述了陈嘉庚先生不辞万里归来,只为看新的中国,参与新中国建设的故事。鹰厦铁路是福建省第一条干线铁路与出省大通道,铁路的顺利建成,离不开陈嘉庚先生的建议与争取。他不仅推动铁路立项,还在修筑过程中提出专业性技术方案。
这是一堂真正的“行走中的思政课”
探寻嘉庚先生的办学足迹,小记者们先后来到安溪、大田、长汀等地,行程中的每个亮点都是一次心灵的触动。旧址的一砖一瓦铭记着过去,见证了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小记者们坚实的脚印,印刻在嘉庚先生曾经奋斗过的土地上。
诚毅小记者曾营小学五年级朱旭表示,深刻感受到了嘉庚先生对教育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作为学生,学习和传承嘉庚精神有自己的方式,比如勤学自律、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争取做到“说了就去实施,做了就要有质量”。
忠公是嘉庚先生一生坚守的信念;诚毅是嘉庚先生为人处世的准则;勤俭是嘉庚先生一贯秉持的生活作风;创新是嘉庚先生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诚毅小记者杏苑小学四年级廖梓童说:“我们会带着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继续前行。老师们的鼓励,让我们勇敢尝试、收获满满。这是一堂真正的‘行走中的思政课’,让我们研有所思,学有所获,旅有所感,行有所得。”
责任编辑: 卢心茹,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