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推“院内直办”,便利台胞看病费用报销
从26日起,台胞在厦门看病办理台湾地区健保核退(即报销医疗费用)更方便了,不出医院即可一站式办理住院5日以上(含5日)健保核退公证手续。
东南网2024-02-27 13:56 -
全国首创“院内直办” 台胞在厦就医报销更便捷
台胞在厦门看病办理台湾地区健保核退(即报销医疗费用)更方便了。26日,在总结前期试运行两个月经验的基础上,厦门市医保部门联合鹭江公证处在厦门长庚医院医保台胞服务站正式上线台胞住院5日以上(含5日)健保核退公证服务“院内直办”。
厦门日报2024-02-27 08:01 -
福建:驶向“世界一流港口”竞速道
着眼于“快”,罗屿码头成为台湾钢铁行业在大陆的最佳铁矿石中转码头和储运基地。水水中转、海铁联运等业务提速增效,港口集疏运效率持续提升,有力带动港口货物吞吐量稳步增长。
福建日报2024-02-25 10:44 -
两岸“三通”航线将添一艘客滚船 预计明年下半年投入运营
2月22日,厦门闽台轮渡有限公司新订造的一艘300客位客滚船在广州南沙正式开工。该船预计明年下半年投入运营,执行两岸“三通”客滚运输航线,助力两岸融合发展。
厦门日报2024-02-24 07:38 -
陈东海:让两岸同胞共同发展(全国两会代表委员风采)
22日,漳平市永福镇茶花展开幕,与此同时,镇南部西山村的精品花卉展示园也热闹非凡。全国人大代表、永福镇西山村党总支书记陈东海为此忙得不亦乐乎。事实上,从春节前的杜鹃花展到近期的茶花展,这段时间,陈东海就没有闲下来过。
福建日报2024-02-23 13:56 -
福建正加快移动互联网上的两岸融合发展步伐
作为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福建如何让两岸融合发展的步伐接入移动互联网?2017年,大陆首个服务台胞的数字化平台——福建“台陆通”App在平潭上线,这是由福建民间力量创办的“云服务”企业。
福建日报2024-02-22 10:59 -
发挥福建独特优势,奋力谱写"思想领航"新篇章
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这是福建干部群众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宝贵财富和独特优势。
福建日报2024-02-06 09:18 -
国台办:希望更多台青来大陆走一走、看一看、闯一闯
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31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大陆是希望的沃土,是台青成长成才、事业发展的大舞台。希望更多台湾青年来大陆走一走、看一看、闯一闯,相信他们一定能开阔视野、把握机遇,在亲身参与两岸融合发展、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找到自身更大价值,实现自身更大梦想,成为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
新华社2024-02-01 11:27 -
福建:福袋传心意 两岸共此时
大红灯笼、中国结、“福”字帖……临近春节,福建“小三通”客运码头、厦门机场、福州机场等两岸旅客往来的“黄金通道”处处张灯结彩,“春”意浓浓。7日13点20分,随着“安麒6号”班轮缓缓停靠在福州港琅岐对台客运码头,船上74名台胞旅客排队有序下船。
福建日报2024-02-09 10:37 -
福建日报社论:加快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昨日在福州举行。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工作,系统全面落实中央相关意见精神,审议我省实施意见。这次会议对于全省统一思想认识,深化闽台各领域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福建日报2023-12-25 09:13 -
助力建设影视音乐名城 两岸影视音乐创作中心在集美揭牌
昨日,两岸影视音乐创作中心成立仪式暨2023海峡两岸影视音乐创作研讨会在位于集美新城的星巢越中心举行。著名作曲家、中广联合会音乐委员会会长张宏光携中广联合会音乐委员会专家代表,与集美区委宣传部代表、两岸知名影视音乐行业代表、集美辖区高校师生代表齐聚集美杏林湾畔,共商集美影视音乐产业发展之路。
厦门日报2023-12-23 07:48 -
打通服务两岸行动不便人士的“最后一公里”
昨日上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举办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海峡两岸无障碍设施术语对照》《海峡两岸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两项两岸无障碍共通团体标准。据悉,上述两项标准由厦门市土木建筑学会、台湾地区标准化(厦门)研究中心、福建金门马祖地区建筑师公会等单位共同编制,这也是厦门、金门、马祖的民间团体首次共同发布并同步实施的两岸共通标准,在推动两岸标准共通工作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厦门日报2023-12-23 07:44 -
两岸共通标准 让无障碍领域“无障碍”
来自台湾的残障人士、老年朋友在厦门乘地铁、逛植物园时,会发现不少无障碍设施用起来格外熟悉和顺畅——这是因为它们都按照两岸无障碍共通标准设计施工。
厦门日报2023-12-23 07:40 -
市场监管总局“七条措施”促进两岸经贸融合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出台《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若干措施》(简称“七条措施”),聚焦标准、计量、认证认可领域,促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共通,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七条措施’有利于破除两岸经济融合发展的技术标准障碍,促进两岸经贸深度融合,鼓励更多台湾同胞在闽投资兴业,并为探索建设两岸共同市场打牢基础。”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张文生说。
福建日报2023-12-17 10:03 -
集“智”两岸 这颗厦门“芯”动力澎湃
2015年,市科技局与湖里区政府在自贸机场北片区联合打造了厦门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园,开启湖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新篇章。园区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019年获批国家“芯火”双创基地,是全国10个“芯火”基地中唯一以对台工作为主的基地,推动了厦门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创新发展。目前基地已集聚集成电路设计、研发和应用企业约200家,2022年实现产值超20亿元。
厦门日报2023-12-15 07:45 -
让厦金医保可衔接 两岸专家学者在厦探讨社会保障体系
近日,第六届两岸社会保障论坛在厦门举办,两岸6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期刊编辑部和医疗机构的150多名专家学者参会,共同探讨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福祉的社会保障体系。
厦门晚报2023-12-13 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