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正加快移动互联网上的两岸融合发展步伐

作为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福建如何让两岸融合发展的步伐接入移动互联网?2017年,大陆首个服务台胞的数字化平台——福建“台陆通”App在平潭上线,这是由福建民间力量创办的“云服务”企业。

厦门推“院内直办”,便利台胞看病费用报销
从26日起,台胞在厦门看病办理台湾地区健保核退(即报销医疗费用)更方便了,不出医院即可一站式办理住院5日以上(含5日)健保核退公证手续。

商务部等四部门:推动福建自贸试验区对台先行先试

支持福建沿海地区密切与金门、马祖贸易往来,加强与金门、马祖合作开展园区建设。若干措施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强闽台经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经贸融合发展,支持台商台企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

[详细]

福建从六个方面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的实施意见近日发布。中共福建省委2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该实施意见的背景、意义和特色亮点。

[详细]

全文来了!福建发布省委省政府重要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加快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详细]

市场监管总局“七条措施”促进两岸经贸融合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出台《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若干措施》(简称“七条措施”),聚焦标准、计量、认证认可领域,促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共通,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七条措施’有利于破除两岸经济融合发展的技术标准障碍,促进两岸经贸深度融合,鼓励更多台湾同胞在闽投资兴业,并为探索建设两岸共同市场打牢基础。”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张文生说。

[详细]

厦漳泉水上交通协同管控 明确“八大机制”

28日上午,厦门、漳州、泉州海事局共同签署《厦漳泉区域海上安全监管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旨在进一步提升厦漳泉沿海区域水上交通协同管控能力,畅通海上运输大动脉。

[详细]

国务院批复《福建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国务院日前发布关于《福建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到2035年,福建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341.00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215.00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4.34万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1.18万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倍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国家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189.9亿立方米。

[详细]

福建向金门、马祖通桥项目已形成规划和工程技术方案 厦门第三东通道已开工

今日上午,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福建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意见》提到“加快推进与金门通电、通气、通桥”和“推进福州与马祖通水、通电、通气、通桥”,我省高度重视相关项目,积极推进取得实效。

[详细]

福建在入闽交通“第一站”设立台胞交通服务窗口

今日上午,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福建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福建省交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雷文忠介绍,福建在入闽的交通“第一站”设立台胞交通服务窗口。

[详细]

福建支持在闽台教师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

今日上午,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福建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福建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伟平表示,台湾的高职教育起步早、体系完整,在办学观念、模式运作上比较成熟,具有优势,有许多好的教育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欢迎越来越多优秀的台湾教师到福建省职业院校任教,将在闽台教师积极参与我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方面予以支持,鼓励台湾教师提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在职称晋升、培训、评先评优等方面倾斜。

[详细]

福建将在台胞台企较为集中的160个公安派出所 新增台胞证件办理业务

今日上午,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福建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福建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黄华安表示,我省是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全省公安机关不断优化台湾居民居住证办理,最大限度方便申领台湾居民居住证、最大限度推动便利应用。

[详细]
新华社驻台记者年终观察:“缺”之痛与“融”之望
年头民众“排队抢蛋”的记忆历历在目,年末药局“以药易药”的场景再次出现。这一年,“缺”成为台湾百姓生活中的关键字。
评论:两岸之“融”,关键在“通”
今年12月15日,适逢两岸双向“三通”全面启动15周年。15年过去,双向“三通”促进两岸人流、物流、资金流往来,形成“一日生活圈”,极大便利民众出行,广大台湾同胞尤其从中受益。
两岸同胞携手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在我市持续引发热烈反响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日前出台,在我市持续引发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对台工作者、在厦台商台胞纷纷表示,《意见》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大陆坚定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的诚意善意,“含金量”“含情量”十足。两岸同胞要共同携手,全面贯彻《意见》要求,把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作出更大贡献。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