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安农民画百米长卷。
厦门网讯(文/图 厦门晚报记者 黄文水 通讯员 余雪燕 杨心亮)千年古邑焕华彩,百米新图颂党恩。昨天上午,作为同安区献礼建党100周年的文化力作之一,同安农民画百年·百米·百故事长卷创作展在同安文化馆一楼展厅开展,展览将持续到7月30日。
悠悠双溪奔大海,颂歌一曲付笙箫。双溪竞渡、山川河流、绿野田畴、高楼新区……一一入画,浓墨重彩。这是集百名同安画家之力,精心创作而成的农民画百米长卷,一经展出,好评如潮。
同安区文联主席吴剑锋介绍,今年,由同安区委宣传部、同安区文联主办的“庆祝建党100周年——同安农民画百年·百米·百故事长卷创作展”,邀请了同安百名本土画家,以农民画的表现形式,回顾了建党100周年来同安在政治、经济及科教文卫等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结合展现同安风土人情、自然风光、民俗文化题材,汇聚百个故事,创作一百米农民画长卷。
主办方介绍,百米长卷创作以同安党史、红色文化为主轴,突出建党100周年来同安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长卷分为四个篇章,系统梳理同安发展历程的重要成果,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农民画家杨奕护的笔下,呈现的是同安老城区部分,画面里有双溪、钟楼、孔庙、蔡复一故居等自然与人文地标。“我生于同安,长于同安,热爱同安,早年就有将古同安这些地标性历史文化古迹入画的想法,这次长卷能把多年的构想融入百米长卷中,我感到非常荣幸。”杨奕护说。
对农民画家何文亮而言,参与此次长卷创作是一次挑战。他说,此次长卷创作很大一部分要结合史实,比如在革命战争时期篇章的创作,这一部分比较严肃,而农民画的特点是夸张、变形、绚丽,如何把握平衡就显得格外重要。“我的处理方式是将农民画朴素化,大量采用蓝、黄、红三色,既有色彩的碰撞,又能反映时代特征。”
“长卷的创作,画面充满了泥土的芬芳,一笔一画,描绘了同安的沧桑巨变。”青年农民画家柯登科全程参与长卷主创,他深深感受到长卷创作的时代意义,以及同安农民画创作群体的传承力量。
据了解,同安农民画是绽放在银城山川田畴的一朵民间绘画奇葩。20世纪50年代,同安已有相当规模的农民画创作群体,60年代,全县拥有120多名业余美术作者,屡有作品参加省市美术展览。1988年,同安以起步早、队伍强、作品多、影响大的优势,被当时的文化部命名为首批“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近年来,同安农民画注重传承,形成特色和风格,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接续亮相艺术厦门国际博览会,反响热烈,引起中外艺术界人士的浓厚兴趣。
责任编辑: 廖文焱,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