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闽地的荔枝书写:家山荔子邀谁赏?
福建并非荔枝原产地,引进种植荔枝的历史比岭南迟得多,但自宋代以来却取代了岭南、巴蜀成为荔枝书写的中心。除种植规模庞大、品质优良、品种丰富外,闽荔能实现如此“逆袭”而声名鹊起,与蔡襄所作的《荔枝谱》干系重大。
福建日报2023-02-14 09:15 -
山海交响 “福”见宁德
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符号,寄寓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千百年来,“福”文化早已浸润在生命、生活、生产、生意的方方面面。
福建日报2023-01-09 09:48 -
宁德蕉城:守一方碧水 做“水韵文章”
在中国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7—9月)和1—9月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中,宁德市不仅首次进入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前30,位列第27位,也是全省唯一一个进入前30的地级市,成绩喜人。
福建日报2023-01-04 09:44 -
莆田涵江区:人才“活水”浇灌发展沃土
近年来,莆田市涵江区聚焦产才融合,根据地方发展实际,通过引进高技术人才、培养“订单式”技能型人才等,赋能地方发展。
福建日报2023-01-03 08:53 -
漳州平和县:花山溪之变
蜜柚市场强劲复苏,功莫大于花山溪的生态修复治理。去年10月中旬以来,花山溪水质52个监测点一直保持100%达标,治理取得初步成效。与此同时,生态的溢出效应,让几十万像黄林华一样的柚农真真切切尝到了甜头。近日,记者来到平和县基层一线蹲点,探访花山溪之变。
福建日报2023-01-03 08:45 -
屏南:人才聚起来 产业旺起来
聊天、喝茶、品美食……近日,在屏南县寿山乡白玉村露营基地,不少游客在休闲娱乐。“2022年以来,屏南县聚焦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先行先试,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用才机制,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汇聚各方人才。
福建日报2023-01-02 08:40 -
福建省首届“福”文化论坛举行
福建打响“福”文化品牌,既是承续中华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也是激活八闽文化的有力抓手。要以中共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深入理解精神内涵,精准把握外延,从增强文化自信的高度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深度审视“福”文化,努力推动“福”文化研究再上新台阶;要深挖福建丰厚的历史文化土壤,探索更加生动鲜活、更富时代气息的传播载体,努力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形式,提升“福”文化传播的力度和广度;要充分发挥福建传统侨乡特色和对台“五缘”优势,以“福”文化为圆心,画好中华儿女大团结的最大同心圆,以“福”文化为着力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相互交融、相互辉映。
福建日报2022-12-14 09:07 -
一字寄相思 两岸情谊深
文字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精华之一。数千年来,汉字承担着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塑造与滋养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举办海峡两岸汉字节,内涵深刻、意义深远。
厦门日报2022-12-13 09:15 -
十年福建 如你所愿
《十年福建 如你所愿》系列海报,重访总书记的福建足迹,展现在总书记的关心指导下,各地呈现出的崭新气象。
新福建2022-10-23 20:38 -
莆田:未来之城正崛起
新度片区棚改项目(一期)是莆田高铁新城建设的一个保障安居房项目,也是当地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主要用于安置新度镇港利村的征迁群众。项目占地面积约5.48万平方米,共建设12栋高层住宅,总建筑面积约18.62万平方米,共1192套住房,总投资8.85亿元。目前,项目已转入全面装饰装修阶段,预计年内可完成外立面装饰。
福建日报2022-10-23 09:15 -
做好水文章“移”出新生活
连日来,位于德化县龙门滩镇硕儒村的水库移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现场,项目施工如火如荼。移民集中居住区是德化县龙门滩水库移民后扶项目示范区建设的“五区”项目之一,建成之后可实现980多名库区移民群众搬入新居。
福建日报2022-10-21 08:06 -
认识福建,从这副对联开始……
凡有名胜古迹,必有对联。福建对联文化深厚,楹联学的开山之祖梁章钜来自福建,土楼楹联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说起“最福建”的对联,还是非这副莫属——
福建日报2022-10-20 15:49 -
打造生态文旅新名片 园博苑与国贸地产合作签约
昨日上午,厦门园林博览苑与国贸控股集团旗下国贸地产举行合作签约仪式,副市长张志红出席。
厦门日报2022-10-20 07:23 -
福建的“福”藏在哪里,一起来找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福建发布微信公众号2022-10-19 22:27 -
山海同奋进 共谱协奏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新福建2022-10-17 22:58 -
“周宁有鲤”,让农产品“出圈”
为加快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周宁县全力打造“周宁有鲤”公共品牌,抓住高山云雾茶、茶点、果脯、马铃薯等一批优质的拳头产品,壮大产业、延伸链条、占领市场,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福建日报2022-10-17 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