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媒体人:脚下有泥 青春有光
2022-11-08 15:05 来源:厦门日报

  今天是第23个中国记者节。如今,“95后”记者已成为新闻战线的新生力量,他们年轻、有冲劲、有激情,正以梦为马,逐浪而来,扑下身子,沉下心来,去做时代的记录者、历史的见证者、社会发展的思考者,他们忙碌在各个新闻现场的身影已经成为媒体行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一次,我们将镜头对准来自厦门日报社、厦门晚报社、海西晨报社、厦门广电集团、区级融媒体中心的五位“95后”媒体新鲜人,讲述他们的故事,倾听他们的心声,展示他们的风采,感受他们如何用手中的笔和相机记录这座城市的温暖和感动,如何用行动诠释全媒体时代新闻人的责任与担当。

  黄琬钧:从向往到热爱

  学霸姑娘新闻路上收获满满

  ●名片:黄琬钧,26岁,厦门日报社采访中心记者。

  

  黄琬钧

  文/厦门日报记者 杨霞瑜 图/受访者 提供

  “终于写完稿件,我可以动身出发了!”傍晚时分,隔着手机屏幕都能感受到黄琬钧赴约接受采访前,仍是“赶时间式”的工作状态。交谈中,这位身穿黑色针织衫,扎着低马尾发型的“95”后记者,言行举止中散发着一种比同龄人更加沉稳的气质。

  当被问及记者节当天是否会有别样的安排计划,黄琬钧笑言:“干咱们这行的,各种节日不都是在工作中度过嘛。”令她记忆犹新的是,今年生日时刚好在新疆吉木萨尔县采访援疆医生,还是父母送上跨越4290公里的祝福信息让她意识到自己26岁生日了。

  “因为工作,我有幸看到了美丽繁荣的新疆,并用文字记录了我市援疆干部及专业技术人才奉献北疆的故事。”黄琬钧说,回顾成为新闻记者之后的每个生日,不是在采写新闻就是在采写新闻的路上。

  入职后,黄琬钧的工作内容从采写突发新闻到政文类报道,从调查类稿件到人物专访。她说,记者以文载道,为百姓鼓与呼,弘扬正能量,这份责任与使命让她对这个行业充满了敬畏之心与热忱。

  黄琬钧从小爱好阅读与写作,高中时被保送至浙江大学,本科毕业后前往香港科技大学深造……她是同学眼中的学霸,认为她的未来拥有更多自主选择的能力。不过,在黄琬钧心里,当她发现写作是自己的特长后,她便向往成为一名记者。2019年,黄琬钧研究生毕业后回到了家乡厦门,如愿成为厦门日报社的一名记者。

  面对信息大爆炸的全媒体时代,黄琬钧体验过清晨、夜晚赶新闻的辛劳,也获得过优秀稿件带来的掌声。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她除了定期学习权威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也会翻阅同单位前辈们的优秀报道。

  “我还有不足之处,是前辈们的鼓励与认可,让我在良性的氛围中成长。”黄琬钧说,也正是从事了记者这一职业,让她透过不同的视角,全面客观地了解了自己成长的城市正越来越好,也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的成就感。

  肖宇晴:24小时随时待命

  车成了她的移动办公室

  ●名片:肖宇晴,23岁,厦门晚报社要闻部新媒体编辑。

  

  肖宇晴

  文/厦门晚报记者 刘佳盈 图/受访者 提供

  “做采编工作的,不是在路上,就是在电脑屏幕前。”可以说这是每位新闻工作者的生活轨迹,作为厦门晚报95后新生采编力量的肖宇晴也不例外。从热线记者到新媒体编辑,她也在岗位的轮换中不断成长,努力向“全能”发展。

  肖宇晴加入厦门晚报已一年有余,刚入职时的她,是一名热线记者,主要负责社会热点新闻等。当热线记者时,她勤跑现场,倾听市民的声音,帮助市民解决问题,这也让她觉得自己实现了作为一名记者的“新闻理想”。

  去年12月,她加入新媒体工作室,成为一名新媒体编辑。“新闻讲究时效性,特别是融媒体时代,我基本24小时随时待命。”肖宇晴说,她现在负责晚报微信公众号的推送,因上下班路程较远,担心错过推送时机,她就在通勤路上开着手机热点做微信推文,“我爸送我上班时,还跟我开玩笑说,家里的车已经变成我的‘移动办公室’了。”肖宇晴说道。

  除了微信推文,肖宇晴还不断学习各种新媒体技能,“我努力让自己成为‘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闻工作‘多面手’”。她说,她记忆最深刻的,是今年春节前制作的一个新媒体产品。

  今年春节,晚报新媒体工作室决定制作换福虎头像的交互H5作品,肖宇晴负责主要执行。交互H5制作涉及很多技能,由于她没有相关经验,在实际操作中,类似读取微信头像有滞后等小问题层出不穷。“为此我不断尝试,调整逻辑,最终让读者能够顺利换上可爱的头像。”肖宇晴说,当朋友用着换好的头像跟她聊天时,她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有价值的。

  肖宇晴说,作为95后的“新新闻人”,新闻工作能让她与时俱进,紧跟时代,保持永远学习、永远年轻、永远奋斗的心态,在融媒体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学习着,也有更多的信心继续走下去。

  陈起鸿:追求有温度的笔触

  写稿是他的快乐“多巴胺”      

  ●名片:陈起鸿,23岁,海西晨报社要闻采访部记者。

  

  陈起鸿

  文/海西晨报记者 顾婧凌

  图/海西晨报记者 陈理杰

  “写稿就像运动,开始时十分痛苦,沉浸式完成就会很舒服!”入行一年多,写稿成了“95后”新记者陈起鸿的快乐“多巴胺”,写出满意的稿子,得到认可,是他最开心的时刻。

  去年5月,陈起鸿加入海西晨报社,走上新记者“升级”之路。每周例会总是很难捕捉到他的身影——不是奔赴现场一线,就是蹲守田间地头,他几乎都在新闻现场出没。难得在报社见到,这个身高一米八八的壮小伙总是窝在一角埋头敲键盘,偶尔抬头,脸上带着憨憨的笑容。

  “虽然长着扛设备的身材,但我更喜欢挥笔的感觉。”进入海西晨报社后,陈起鸿放下摄像机,拿起纸和笔,记录人间冷暖与社会万象。这一年,他多方走访、直击现场、深挖痛点,写出《风光再美,也不值得涉险“打卡”》《露营火了,配套服务跟上了吗?》等一系列民生追问报道;他踏热浪、受“烤”验,“变身”消防员、边检民警、海上执法队员等,写下《酷暑负重30公斤,呼吸抬脚都费劲》《脚踩45℃甲板,上身“烤”出汗水》等高温体验新闻……360余篇稿件见证了这个新生代记者的成长轨迹。在他身上,“Z时代”的傲气体现为写稿时的“犟脾气”——“我不喜欢重复别人写过的,总想写出点新意。”陈起鸿说。

  在同事眼里,陈起鸿“懂事得让人心疼”。不管清晨深夜,一旦出现新闻线索,他总是第一时间认领。有一回接到任务已是傍晚,晚上就要截稿,“前方告急,就等我的‘粮草’支援,超紧张!”他燃起“小宇宙”,晚上7点采访,10点成稿,笔翰如流,交出了一篇好稿,与编辑携手跑出“接力赛”极限速度。

  “记者像酒,越陈越香。”在他眼中,“有见地的采访、有深度的观点、有温度的笔触,AI无法复制的创作力,就是记者不可替代的生产力。”面对未来,陈起鸿的期许很简单:“这是我的第二个记者节,我将专注手头产出,不设限、不畏难,勇于尝试,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姚婕:经历“镜头”的磨砺

  做足准备 直播时出口成章

  ●名片:姚婕,27岁,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全媒体记者。

   

  姚婕

  文/厦门日报报记者 柯笛

  图/受访者 提供

  忙于准备即将到来的直击金鸡奖融媒体直播,姚婕一早就来到厦门广播电视中心开会,参与直播的前期准备与策划工作。

  其实,作为一名出镜记者,早在2018年,姚婕第一次参与直播连线,就与“金鸡”有关。在广东佛山举办的第27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上,厦门应邀举办“美丽厦门 金鸡唱响——厦门之夜”推介会,当晚,姚婕在佛山的推介会现场,连线厦视直播室进行现场情况播报,将“金鸡”即将落地厦门的好消息第一时间传递给全体市民。

  “想到电视机前有很多双眼睛看着自己,我就很紧张。”姚婕回忆,在直播连线结束那一刻,她清晰记得自己长长舒了一口气。尽管回过头看,还有不少可以提升的细节,但同事们仍为姚婕的首战告捷竖起大拇指。

  学习播音主持专业,毕业顺利入职电视台,成为一名出镜记者,在姚婕看来,这“顺理成章”,但作为新人,她也发现自己还有太多需要学习的地方。经过一次次直播连线、融媒体直播,在不断磨练下,面对镜头,姚婕终于越来越熟练。她翻看工作总结,仅2020年她就参与超过20场直播,其他上镜播报更是不计其数。她笑道:“做足准备就有了底气,直播时根据脑海中浮现的框架有条有理进行叙述,就更顺‘理’成‘章’了。”

  2019年,姚婕还当了一回“出境”记者。2019年7月,她随厦门广电俄罗斯采访组前往俄罗斯,带回“海陆交响——中欧班列对接‘一带一路’专题报道”。回忆起3年前的采访,姚婕记忆犹新——凌晨从北京出发,在当地时间早上六点半抵达莫斯科,紧接着就赶往当地华人工厂,开启当天的工作……5天时间里,她和同事们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带回的一系列新媒体产品、动态信息及4集长篇系列报道,展现音乐之城厦门在经济领域如何谱写出一曲“海陆交响”。

  从事新闻工作,打开了姚婕的眼界,让她产生更多思考。“这份职业,让我了解到各行各业的不容易。”姚婕说,自己就像一块新鲜的“海绵”,她从新人快速成长起来,一路学习了不少经验,收获了太多帮助,接下来她也要继续“吸水”,通过镜头和表达,将自己从这份工作中所收获的能量与成长传达给更多人。

  易棠埭:媒体之路越走越享受

  做一项工作补一片知识盲区 

  ●名片:易棠埭,26岁,同安区融媒体中心新媒体部负责人。

    

  易棠埭

  文/厦门日报记者 林健华

  图/受访者 提供

  易棠埭有两次身份转变。

  第一次发生在2020年6月,他结束实习教师生涯,成为一名媒体人。在此之前,他只在手机、电视里看新闻,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新闻的生产者。

  易棠埭初到同安区融媒体中心时,出过采访、编过公众号、扛过摄像机、剪过视频,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他,觉得仿佛每一项工作都触及知识盲区。

  不是每个选择,都有万全准备。有时候,却能在毫无准备里,获得万般乐趣。有一回,易棠埭接到临时任务——同安引才推介会暨校园招聘会走进武夷学院,他只身一人前往南平市报道。

  采访谁?提什么问题?拍什么画面?易棠埭慌了,一路上翻看过往的电视新闻报道,以一个新手的直觉梳理出行文脉络、逻辑框架。到达目的地后,他选定三位采访对象——应届大学生、校方负责人和同安区人社局负责人,边采边拍,一人担起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的任务。

  “这个新闻事件有三方角色,采访他们三类人,能从不同角度把事情讲清楚。”易棠埭说,这是他第一次独立完成新闻报道。几天后,这则不到两分钟的报道播出,他看见视频画面上写着“同安台记者易棠埭”,心里有些激动——大多数报道署名都有两三位记者,而这条新闻仅他一个名字。

  不过他认为,这篇报道的视频画面也有缺憾,少了几处重要的镜头——易棠埭对自己挑起刺来,不再是懵懂的新闻门外汉。这条媒体之路,他越走越享受,担子也越来越重。

  今年上半年,把新媒体部门的不同岗位轮番尝遍后,易棠埭成了团队负责人。这便是他的第二次身份转变,以前只需要对自己负责,现在必须对这个10人左右的团队负责。

  易棠埭戏称自己是大家的秘书,每天忙得团团转,内容策划与把关、项目全流程跟踪、对接第三方……如今,他所负责的微信公众号“同安发布”及不同平台矩阵号,已是同安老百姓最常用的媒体服务平台之一。

  易棠埭为团队所有成员服务,团队为同安所有百姓服务,或许,这就是新闻工作最大的价值感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责任编辑: 卢心茹,赖旭华